關係黑洞
書名:關係黑洞
作者: 周慕姿

前情提要:
雖然我對於心理學一直以來都很感興趣,可是這類的書籍卻不曾出現在我的書單之中,原因有兩個:
1. 作者將內容寫得過於艱澀乏味
2. 或是過於勵志「雞湯」的模式,以上兩點讓我望之卻步。
然而,某日的無聊下午,當我暢遊在影音平台的時候,突然被一個標題影片所吸引「你對愛情的錯誤期待」,是什麼樣的錯誤期待呢?因為這個標題促使我點開影片,更開啟想要看這本書的慾望...

故事內容:
很多時候一個容易不安的人,不一定跟別人做了什麼有關,而是跟自己過去的經驗有關…

心理學家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)提出了著名的「依附理論」將人在依戀關係中分為三種

  • 安全型:認為世界是安全的,而他人是會愛自己的,自己也是值得被愛的。
  • 迴避型:較相信自己,不習慣求助或表達脆弱,習慣展現「理性」,對於他人情緒常用「逃離」的方式因應。
  • 焦慮型:在關係中較需要與對放確認彼此的關係與感受。


在交往前,我認為我是安全型的人格,但事實是,在關係中我總是懷著不安全感,且頻繁確認彼此關係及感受,每次吵架時,總希望能夠「講清楚說明白」,而這些行為顯示出我是焦慮的人。

書中給焦慮人格的建議:
1. 相信自己的價值 - 他人的喜歡並不影響我的價值
2. 相信這段關係 - 相信這段關係並沒有這麼脆弱,對方留在這段關係中,正是他/她重視你的證明,就算這段關係不幸結束,也不會是單單因為你原因。

提到的一些專有名詞:
強迫思考:多為負面想法的內容
強迫行為:自行緩解焦慮用,但事實是對於事情本身事件並無助益,執行的目的可讓我們產生「情況是能夠被我們掌控」的錯覺。Ex.奪命連環扣
情緒界線:在情緒上與他人拉出一個距離,並找出自己不能被侵犯的「範圍」,避免把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,或是被他人影響,因為「他的情緒,是他的責任,不是我的。」Ex. 「希望對方趕快振作」是一種「為對方情緒負責」的情緒界線模糊的情況。
情緒隔絕:忽略自己的感受,來保護自己。Ex. 當不知如何處理他人的感受時,可能會用責備來「阻止」或「轉換」對方的負面情緒,如:「你這麼玻璃心,出社會該怎麼辦」為了保護自己破碎的自尊,人們可能會嘗試關掉「感覺」並改用「笑」的方式來面對情緒。

觀後感:
這本書我看了滿久的,並不是因為它艱澀難懂,事實上,它淺白易懂且搭配著貼近生活的舉例,但它的內容卻頻頻讓我產生「既視感」,甚至產生心酸酸和空空的感覺,這種種的現象,使我開始害怕繼續看下去。也許是覺得自己一向認為隱藏很好的情緒,其實對於心理師來說如同赤裸一般的顯而易見,而自己卻不自知;以及,原來當初的我,是多麼需要正確的幫助,而不是「關掉」所有感覺,假裝這一切都只是雲淡風輕的曾經。這些認知,讓我產生了逃避的心態,害怕自己是「不正常」的。但思及如果明知有能讓內心更加健康的方法,卻放棄這個機會,我可能會更加的後悔,所以就帶著空空的心,繼續看下去。而果然它不負所望,幫助我了解了以前所不明白的事情,並讓我對於「不安全感」及「焦慮」有了更深的見解,也許它將會成為我第一本買下的心靈類的書籍。

莫笑,我是墨鴞,只是隻不小心跌進墨水的貓頭鷹…

arrow
arrow

    墨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